科转云&清科创业:2021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从重点政策、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研发经费投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存在问题等角度,梳理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体发展情况,并以近年获得VC/PE机构支持的近500家高校创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基本情况、市场投融资情况、投资方情况、重点行业及典型企业等方面,分析、总结高校创业企业的总体发展及投融资情况,进而从加大政策扶持、推进平台建设、金融创新支持、校地校企合作、专业机构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校创业企业投融资的意见建议,以期为高校创业企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为机构投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信息渠道,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研究支持。‍

模块一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总体分析

0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发布、修订了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经费支持、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增加了“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和“国家鼓励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实行产权激励”的规定,充分赋予高校和科研单位知识产权处置的自主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021年10月,财政部、科技部印发关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提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运作方式更加市场化,专注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重点支持转化应用科技成果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科技部公示,2021年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拟设立国投(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等6支创业投资子基金,规模达201.93亿元,自此,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近700亿元,下设创投子基金近40只,基金放大倍数超过4倍。

模块二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发展概况

01 高校创业企业类型

《白皮书》所指“高校创业企业”重点关注两类:一是高校关联企业,包括高校或其关联单位控股、参股、设立、孵化的企业等,一般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设立背景或目的;二是高校人员关联企业,包括高校院士、教授、研究人员等兼职或离岗创业、作价入股、团队集体创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转化较为活跃的硬科技相关行业领域。整体来看,高校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团队联合创业等是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较多关注。

由于高等院校及其关联企业数量众多,为保障数据统计工作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以及报告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企业的代表性,《白皮书》结合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PEDATA MAX数据以及企业公开信息,以有过公开股权融资记录的479家高校创业企业为研究样本。

从关联关系来看:高校关联企业185家,占比38.6%,其中50%以上的为高校与其他科研单位、政府、机构、企业等共同设立/创办企业;高校人员关联企业294家,占比61.4%,主要是高校专家/教授/科研人员等兼职/离岗创业企业、核心团队主要来源于高校的企业,直接体现为高校人员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相对较少。

整体来看,高校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团队联合创业等是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也受到资本市场的较多关注。这与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等提升高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的系列政策具有密切关联,同时也受到2015年以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大发展、各省市创新创业活力集聚、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提升等的推动影响。

此外,高校创业企业大都具有强“硬科技”属性,随着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扶持,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投资机构等对“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关注度提升,也将为高校项目孵化、高校人员创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02 企业基本情况

从样本企业成立时间看,2000-2001年、2005-2006年、2009-2010年、2014-2015年是高校创业企业成立相对密集的年份,整体趋势与宏观经济周期、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等的阶段性特征较为吻合。

从企业背景看,479家样本企业中,仅有约10%的企业具有国有背景,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创业企业已经脱离“校办企业”的属性,更多是基于科研项目产业化、高校人员及团队创业、资本市场投资孵化等的需求催生,自身发展的灵活性和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

从企业上市情况看,479家样本企业中,已上市公司数量占比约为18.4%,且多为新三板挂牌企业。随着新能源、半导体、医疗健康等科技创新领域投资热度高涨,资本愈加关注科研人员创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创业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创业与投资热潮,前期获得融资的企业IPO数量也将有一定增长。

从行业分布看,信息技术与服务、医疗健康两个行业的企业较多,合计占到四成以上。信息技术与服务行业中,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企业较多,合计占比超过70%。医疗健康行业中,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三个细分领域的样本高校创业企业数量大致呈现5:3:2的比例。

从企业所在地域分布看,北京市高校创业企业数量最多,占比29.4%,其次是广东省,企业数量占比约13.8%;此外,上海、江苏、湖北、四川、安徽等地获投的高校创业企业相对较多,西南、西北等地较少。整体来看,获投的高校创业企业的分布与高等院校的地域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也与各省市创新创业活力、股权投资热度等有较大关联。

从企业关联高校情况看,高校创业企业发展与高校传统优势学科分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实际操作指引,高校所在省市的重点产业基础及规划、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股权投资活跃度等,均具有密切关联。

03 高校创业企业融资难点、机构关注点及作用

模块三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投融资市场分析

01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规模分析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PEDATA MAX数据,479家样本高校创业企业共披露投资事件1216起,其中954起事件披露投资金额,总投资金额超过1300亿元,单起平均投资金额接近1.4亿元。

从披露投资案例数看,2015-2018年是高校创业企业投资活跃度较高的时期,2019年以来投资案例数呈波动下降趋势,整体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等联系密切。在国家政策层面,随着2014年“双创”的提出,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发布,以信息技术与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企业发展及融资需求大规模增长。同年,国务院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投入、优惠政策力度,科研氛围渐浓,第四次创业潮来袭,硬科技投资方兴未艾,股权投资市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从披露投资金额看,中国高校创业投资金额在2015-2018年实现快速增长,期间高校创业投资金额主要集中在C轮、上市定增和D轮,轮次相对偏晚期,扩张期企业获投金额占比较高,与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明星高校创业企业获得持续融资具有较大关联。2015年至今,在“双创”大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国内优质标的不断涌现,股权投资市场活跃,为高校创业企业注入资本活力。2019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监管升级下,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进入调整期。2020-2021年,股权投资市场出现疫后“反弹”式增长,能源矿产、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行业的部分高校创业企业获得大额融资。

整体来看,受国内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阶段及高校创业体制机制影响,高校创业企业披露的投资事件数和投资金额在早期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起有明显提升,2015年至今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融资金额区间来看,多数企业累计融资金额在千万元级,但也不乏细分赛道的明星企业(特别是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已累计获得数十亿元的大额融资。

02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行业分析

从披露投资案例数看,信息技术与服务、医疗健康两大行业投资活跃度最高。2015-2017年是国内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期,2019年上交所正式推出科创板与注册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领域投资热度上升。从披露投资金额看,人工智能行业以超500亿元的投资金额位列第一。得益于智能自动化技术升级和“机器换人”需求增长,工业机器人、生物识别、自动驾驶等细分领域的高校创业企业发展迅速。

03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轮次分布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PEDATA MAX数据,样本高校创业企业披露的投资案例相对集中在偏早期轮次。其中,Pre-A、A及A+轮投资事件数量占比最高,达39.2%;天使轮、种子轮投资事件占比17.1%。该分布特点与投资机构往往在高校创业过程中参与项目早期投资孵化、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情况相符合。从披露投资金额看,C轮及以后轮次投资金额占比最高,集中分布于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领域;上市定增单起大额投资事主要集中在半导体领域。

04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地域分布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PEDATA MAX数据,样本高校创业企业向高等院校密集、科研氛围浓厚、政策扶持力度大的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集中,北京市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均居全国第一,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投资案例数均超百起,四地合计占全国案例数的64.4%。

模块四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重点行业及代表性企业

01 高校创业企业的主要发展特征

02 中国高校创业投资代表性企业

综合高校创业企业所属行业、主营业务及产品、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联度、融资次数、累积融资金额、主要投资方等方面的情况,《白皮书》综合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标的企业80家,覆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服务、医疗健康、高端制造、半导体等重点行业,以及化工&新材、节能环保、能源矿产等行业企业,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基本情况、核心业务/产品、最新融资情况等进行简介。

模块五

中国高校创业企业发展及投资意见建议

《白皮书》邀请20位高校成果转化专家、创投机构合伙人、高校创业企业创始人对高校创业面临的难点和痛点、可行的解决路径、意见建议、机构对高校创业企业的关注要素和投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围绕政府、高校、创业企业、投资机构等多个参与方,从政策完善、平台建设、金融创新支持、重点行业和技术发展、专业机构及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对中国高校创业企业创新发展及资金支持,提出参考性的意见建议。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